跳至内容
改革宗初学者
改革宗初学者

在认信的土壤上栽种信仰

  • 关于
    • 信仰告白
      • 大公信经
      • 三联合信条
      • 威敏斯特准则
      • 称义教义的声明
    • 关于我
    • 新兵招募
    • 洛杉矶改革宗恩约教会
      • 恩约讲道
      • 历年会议讲座
    • 加州西敏神学院专区
      • 为什么选择加州西敏
      • 入学阅读清单
      • 学位课程介绍
  • 内容分类
    • 文章
    • 讲道
    • 查经
    • 引文
    • 合集系列
    • 问题解答
    • 多媒体
    • 所有书籍
  • 作者
    • RC 史普罗
    • 麦克·霍顿
    • 司考特·克拉克
    • 海维尔·琼斯
    • 凯斯·马西森
    • 王一
改革宗初学者
改革宗初学者

在认信的土壤上栽种信仰

  • 关于
    • 信仰告白
      • 大公信经
      • 三联合信条
      • 威敏斯特准则
      • 称义教义的声明
    • 关于我
    • 新兵招募
    • 洛杉矶改革宗恩约教会
      • 恩约讲道
      • 历年会议讲座
    • 加州西敏神学院专区
      • 为什么选择加州西敏
      • 入学阅读清单
      • 学位课程介绍
  • 内容分类
    • 文章
    • 讲道
    • 查经
    • 引文
    • 合集系列
    • 问题解答
    • 多媒体
    • 所有书籍
  • 作者
    • RC 史普罗
    • 麦克·霍顿
    • 司考特·克拉克
    • 海维尔·琼斯
    • 凯斯·马西森
    • 王一

宗教改革掠影:马丁路德

2015年5月16日 类型: 文章 话题:宗教改革, 教会历史, 马丁路德

要想明白路德和他的作为,我们必须先勾画出十六世纪的生活画面。我们之前提到过,当时的生活很简单、朴素。普通人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也就是30公里之外。你的整个一生就在这一个小地方度过。你身边的人面孔一成不变。同样的家人、朋友、邻居。每个人的生活都和你差不多。你们有谁想从事父母的职业?在十五世纪,女孩子长大成熟,基本上会嫁给一个一起长大的伙伴。人们就在家门口进行买卖。许多人从事父母亲的工作。如果你爸爸是个瓦工,你也是个瓦工。如果你爸爸是个渔夫,你也是个渔夫。你没有多大选择的空间。每个人都会去同一间教堂。只有一个选择,没有人会多想什么。生活很平凡、简单。

到了十六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城市开始扩张,出现新型的城市聚落。人们开始冒险离开家乡到更大的城市去生活。新的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的职业。人们不再进行家庭贸易。你的父亲可能是个补鞋匠,但是你可以跟一个制桶师傅学习,成为一名制桶匠。印刷技术刚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阅读。从文学作品中开拓视野会令你震惊。你可能会读到刚刚印刷出来的《坎特伯雷》或者《马可波罗游记》。生活开始变得令人兴奋,同时也恐怖。事物变化很快,机遇似乎无穷。但是,我们之前说过,有一个不变的因素,教会。教会,特别是弥撒,是统一基督教世界的因素。不过欧洲社会发生什么,教会始终都不变。在十六世纪,教会是逃离纷扰的避难所。这就是马丁路德出生的时代。

马丁路德于1483年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省的艾斯莱本市(Eisleben)。他的父亲是个矿工,后来成为看管整个矿场的小头头,并且在经商上做的很成功,正象征了当时蒸蒸日上的时代气息。路德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名律师,所以把他送入了埃尔福特大学(Erfurt)。路德和其他成为改教家的人一样,都是早期学习法律出身。1505年,当时年仅22岁的路德,发生人生最重大的转折。一场可怕的暴风雨中,他大声疾呼“救我,圣安娜!我许诺成为一名修士!”为什么路德要向圣安娜祷告?因为圣安娜是矿工的守护圣人,很可能在路德的家里到处都挂着她的像。路德信守了诺言,这令他的父亲非常失望,他成为了一名奥古斯丁修士。

路德随即在埃尔福特学习神学,他当时略略接触了一点人文主义,但是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中世纪经院神学。后来他被按立成为常驻奥古斯丁修士。1510年,路德前往罗马,后来他写道这段经历对他影响极深。他亲眼目睹了这座被他视为神圣之都的城市是何等败坏淫荡。不过,他还是坚持跪爬上了拉特朗圣若望大殿的神圣阶梯,他一边爬一边背诵拉丁文的主祷文,想使他的祖父早日出炼狱。等到他爬到阶梯顶端,他突然怀疑这一切究竟有没有用。1511年,路德被差派到维滕堡,萨克森的选侯腓特烈三世在这里新建了一座大学。1512年十月,路德获得神学博士,任教圣经教授,并被赋予圣经神学教席。这教席一直属于路德直到他去世。

路德神学的发展

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路德是什么时候成为新教徒的?许多人认为是1512-1515年之间。当然,我们都知道1517年十月31日,这一天他在维滕堡教堂大门上钉了《九十五条论纲》。不过他晚年时曾坦白地说1517年的他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天主教徒。路德承认发生转变的时候是当他真正理解了上帝的义Iustitia Dei 的时候,那是发生在1519年。他受到亚派哲学的教导,以这种方式来理解这个词,也就是说这个义指的是本质性的公义,就像本质性的信心一样。换句话说,人必须在自己里面拥有上帝的义,就像拥有信心一样。但是上帝的义就是上帝用来审判的标准。这个理解出自罗马书1章16-17节:“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正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路德把福音与上帝的义联系在一起,因此他越来越恨恶福音,并且恨恶上帝,因为上帝把人不可能做到的标准强加于人。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真的从本质上拥有上帝的义,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的罪恶。他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来承认自己的罪,把为他告解的神父都听烦了。但是就算是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告解,他的思绪会从告解室悄悄溜号到其他地方,他就马上又重新悔改。当时的路德没有平安,他从来没有赦罪的确据。一位良善的上帝为什么要把罪人不可能做到的义的标准加给他们呢?

后来,路德开始发现,上帝的义指的并不是指上帝从罪人那里要求的义,因为没有一个人拥有那样完美的义。其实,这个义是一个外来的义,是一个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义,也就是耶稣基督的义,这个义是上帝加给或者说归算给罪人的,就好像是他们自己拥有的一样。上帝的确要求完美的义,但是他也同时把耶稣基督完美的义赐给了我们。这个外来的义真的是我们的义,因为我们如今已经与基督联合了。这是路德最为关键的一步。有许多有关路德的高塔经历真实性的辩论。人们在质疑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是否有必要发生等等。但是路德通过什么经验、在什么时刻转变并不关键,关键的是他转变的原因和动力。这个动力就是他理解了上帝的义是一个是加给信徒的外来的义。这就是路德在神学上的突破点,是重新发现福音的关键,是整个宗教改革运动的真正起因。


作者/丹·博文
译/王一

丹·博文(Mr.Dan Borvan)牛津大学教会历史博士,毕业于加州威敏斯特神学院,道学与历史神学硕士。

分享到:

  • Facebook
  • X

作者:丹·博文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宗教改革掠影:人文主义、奥古斯丁、唯名论

Next

舍身取义

三一论 (3) 三位一体 (7) 上帝的属性 (3) 上帝论 (6) 两国论 (22) 主祷文 (6) 仪式 (4) 传福音 (5) 使徒信经 (3) 使徒行传 (6) 信心 (10) 再版 (10) 创世记 (3) 创造 (4) 加尔文主义 (6) 十诫 (21) 历史神学 (5) 原罪 (6) 反律主义 (4) 唯独信心 (4) 唯独因信称义 (5) 唯独圣经 (5) 唯独基督 (3) 唯独恩典 (3) 善行 (3) 图伦庭 (6) 圣礼 (11) 圣约神学 (17) 圣经 (3) 圣诞节 (3) 圣餐 (5) 基督中心式讲道 (3) 基督的神性 (3) 基督论 (4) 天主教 (3) 天国 (6) 婚姻 (6) 婴儿洗 (8) 宗教改革 (10) 实践神学 (8) 家庭敬拜 (3) 属性相通 (3) 属灵成长 (12) 建造和睦教会系列 (7) 弥赛亚的预言 (4) 律法 (4) 律法与福音 (27) 律法主义 (7) 恩典之约 (6) 悔改 (4) 成圣 (10) 拜偶像 (3) 拣选 (4) 摩西之约 (3) 改革宗信仰基础 (29) 改革宗神学 (5) 救恩 (5) 救赎历史 (6) 救赎次序 (3) 教义 (3) 教会 (8) 教会历史 (8) 教会论 (15) 敬拜 (9) 敬拜观 (7) 敬虔 (5) 文化使命 (3) 无千禧年论 (5) 时代论 (4) 末世论 (7) 正典 (3) 泛神论 (4) 洗礼 (13) 海德堡要理问答 (25) 犹大书 (5) 确据 (3) 神人二性 (6) 神法主义 (3) 祷告 (7) 种族 (3) 称义 (9) 约翰书信 (6) 纯一性 (3) 耶稣的神性 (3) 自由派 (3) 苦难 (5) 蒙恩管道 (7) 行为之约 (16) 认信 (14) 讲道 (6) 诺斯底主义 (3) 路德宗 (4) 辩驳神学要义 (6) 道德律 (4) 道成肉身 (3) 重生 (4) 预定论 (5) 预言 (3) 马丁路德 (8) 默示 (4)

改革宗初学者Copyright © 2025 改革宗初学者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