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澄清一次。我并不是说思考音乐风格、关注教会的“氛围”或尝试解读文化是罪恶的。我也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提出与文化参与相关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首先不是爱、真理和圣洁的专家,那么成为文化的专家毫无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看看神在彼得后书1:5-8中所说的: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不结果子。”
你注意到最后一节的应许了吗?如果我们在信心、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上不断成长,我们就不会成为无效的基督仆人。如果说有什么有效事工的秘诀,这几节经文就告诉了我们。在神里面成长,你就会对他人的生命产生影响。如果你的教会、查经小组、小组或家庭中没有发生任何属灵意义的事,那可能是因为你的生命中也没有发生任何属灵意义的事。
我喜欢罗伯特·默里·麦克谦(Robert Murray M’Cheyne)的一句话:“你的会众最需要的是你个人的圣洁。”我已经把这句话给了别人几十次,也对自己重复了一百次。我的整个事工哲学几乎都总结在麦克谦的这句话中。我的会众需要我谦卑,而不是聪明;需要我诚实,而不是成为一个有魅力的领袖;需要我受教,而不是在会议上教导。如果你的行为与你的言语一致,如果你的信仰让你付出代价,如果做一个基督徒不仅仅是文化的外衣,他们就会听你的。
保罗告诉年轻的提摩太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摩太前书4:16)。“你要这样行,”他说,“这样,既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今天太多的事工是在毫不关心圣洁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发现改变教会的方式比改变我们自己更容易。我们发现我们与其他人没有足够的区别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试图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今天的年轻人不想要一种像德克萨斯州的浸信会教堂那样融入文化的基督教。他们想要一种改变生命、转化社区的显眼的基督教。也许如果我们在圣洁上取得更多进步,我们在接触下一代方面也会取得更多进展(提摩太前书4:15)。
记住,下一代不仅仅在外面,他们也在我们中间,每周坐在我们的教会里。我们经常听说大学对基督徒青少年有多么危险,他们中有多少人在进入大学后就离开了教会。但研究表明,大多数离开教会的学生是在高中时期离开的,而不是在大学。驱使我们孩子离开的不是自由派教授,而是他们刚硬的心和我们陈旧、妥协的见证为他们打开了离开的门。
我们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在家庭中很好地示范基督教信仰,也没有将我们的青少年与教会中其他成熟的基督徒成年人联系起来。一位青年领袖评论说,我们的年轻人“参加青年活动(包括主日学和门徒训练小组)的频率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哪些青少年会成长为基督徒成年人,哪些不会。”相反,“几乎无一例外,那些在成年后信仰成长的年轻人,要么(1)来自至少有一位父母在信仰上做出榜样的家庭,要么(2)他们与教会中的成年人建立了如此重要的联系,以至于教会成为了他们的延伸家庭。”同样,社会学家克里斯蒂安·史密斯(Christian Smith)认为,尽管大多数青少年和父母没有意识到,“宗教社会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塑造年轻人宗教生活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父母所展示和教导给他们的宗教生活。”
这一切的结论非常简单。培养敬虔、成熟的基督徒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敬虔、成熟的基督徒。当然,好的父母仍然可能有叛逆的孩子,忠实的导师也不总能影响他们的学生。但在教会整体中,彼得后书1章的应许依然真实。如果我们圣洁,我们就会结果子。与成长中的基督徒建立个人联系是下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的东西。
作者:凯文·德扬
本文由Deepseek翻译,略有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