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自己“一直都是基督徒”,那么很可能你从未真正成为基督徒。——米卡·弗里斯(@micahfries)2018年4月24日
这个问题在美国的改革宗教牧中经常出现,因为自18世纪以来,一种“归信主义”的范式主导了对基督徒生活的理解。所谓归信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除非一个人能记得自己成为信徒的具体时间、事件或经历,否则他很可能并未真正归信。从最好的、神恩独做论的、奥古斯丁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假设我们能够知道圣灵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工作。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种观点将归信视为通过操纵(例如通过音乐和情绪化的讲道)和人的自由意志产生的某种结果,而神的工作则被视为依赖于人的选择。我们多少次听到那些善意但严重误导的传道人引用启示录3:20:“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以此暗示神会拯救我们,只要我们允许祂。
简而言之,圣经中关于救恩的图景与此截然不同。我们的主在启示录3:20中并未暗示人类有能力抗拒神的旨意。那位向法老和埃及降下十灾、分开红海并带领祂的百姓在干地上行走的神,今天依然是那位拯救祂百姓的神。
我已经在约翰福音第三章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认为我们可以知道主耶稣明确说我们无法知道的事情是错误的:“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稀奇。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7-8,和合本)
不要误解。没有人能够脱离圣灵那蛮有主权的、恩典的、神秘且奇妙的工作而获得新生和真信心。那位在创世之初运行在水面上的圣灵(创世记1:2),同样也使死在罪中的人得着新生命(以弗所书2:1-4)。你必须重生(或从上面生)。错误在于我们将这一事实与某种特定的经历等同起来,比如祷告、走道或为基督做决定。当有人获得新生命时,我们都应当欢喜,即使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例如葛培理布道会或类似活动)。我们无权告诉那主权且自由的圣灵祂应在何时何地工作。然而,我们的责任是关注祂在圣经中告诉我们要做和要说的事,并留意那些“显明的事”,因为“这些事是属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的,直到永远”(申命记29:29)。圣经告诉我们,圣灵通常通过福音的宣讲工作:
“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听见祂,怎能信祂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10:14-17,和合本)
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宗教会在《海德堡教理问答》第65条中如此认信:
第65问:既然我们唯独因信心成为基督及其一切恩惠的分享者,这信心从何而来?
回答:圣灵借着圣福音的宣讲在我们心里生发信心,并借着圣礼的使用加以确认。
神所启示的模式是,圣灵使用保罗所说的“愚拙的”福音宣讲,使祂的选民——那些为祂而死的人——获得新生并在救主耶稣里得着真正的、拯救的信心(哥林多前书1:20-31)。“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赞美神,救恩并不真的依赖于死去的罪人的“自由意志”。若是那样,我们永远无法得救。但神是恩典的,尽管我们盲目且顽固,祂依然拯救我们,即使我们(暂时)拒绝将一切荣耀归给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8-10,和合本)
与归信主义范式相反,事实上,真正的基督徒往往无法确切回忆起自己何时获得新生和真信心。正如我们的主耶稣所说,这是圣灵所成就的奥秘。在这一问题上,认信改革宗范式与归信主义范式的区别在于,改革宗能够解释这一现象,而归信主义者只会质疑基督徒的信心,从而使信徒陷入不确定、恐惧甚至绝望。信徒啊,如果你现在信靠基督——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你唯独因恩典、唯独因信心就是基督徒。我们的归信主义朋友们用意虽好,但他们被一个多世纪的复兴主义和虔敬主义教导和修辞所迷惑。他们认为自己知道圣灵在做什么以及何时做,或者更糟的是,他们受到异端查尔斯·芬尼(Charles Finney)的影响,相信自己能做只有圣灵才能做的事。
由于圣灵的工作是奥秘,没有人能确切知道自己何时得着信心。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得着了信心,我们现在相信。一个人无需能够说出自己何时何地获得新生和真信心。这是人为的发明,而非圣经的真理。我们的信心不在于我们的经历,也不在于我们对某次经历的记忆,而在于基督,在于祂的位格,在于祂为我们完成的工,在于神对所有相信之人的应许,在于福音。如果据你所知,你一直都是信徒,那么感谢神在圣约中的怜悯和恩典。毕竟,祂应许:“我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世记17:7)。祂在新约中通过使徒彼得重复了这一应许:“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的”(使徒行传2:39)。这是不同于归信主义范式的圣约式敬虔(covenantal piety)。所谓圣约式敬虔,我指的是神在创世记17章、使徒行传2章及其他地方所立的圣约应许。圣约式敬虔范式将救恩和确据寄托于神的自由恩典和在祂可见的圣约子民(即教会)中所施行的圣约应许。这一应许是真实的,即使在某个教会或传统可能不承认它的地方也依然有效。赞美神的约中怜悯,接受祂的应许并安息其中。在基督和祂的应许之外寻找安慰是完全不必要的。复兴主义的“呼召决志”是一种虚假的、人为的圣礼。祂福音的标志和印记是洗礼——进入可见约中群体的标志——和主的晚餐——祂向你更新福音中所传应许的标志。从未有过一天不信,这是何等美好的祝福!始终认识神为天父、耶稣为救主、圣灵为保惠师,这是何等大的恩典!
如果像我一样,你在婴儿时受洗,但后来才得着信心,也应当赞美神。我们无权告诉圣灵祂应在何时在某个具体情况下实现这一应许。正如我们在约翰福音3章中看到的,即使我们记得自己曾经不信,后来才得着信心,我们也应当谨慎地说“我在某个时间得着了信心”。我们的信心不在于时间和事件,而在于基督、祂的福音以及圣灵那赐生命的主权工作。
因此,我们虽然钦佩归信主义朋友们的热忱,但我们必须拒绝他们对圣经的解释、他们对基督徒生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基督徒生活的建议。我们祝愿他们一切顺利,并与他们告别,转而寻求加入一个对这些事的解释更忠实于神话语的教会和传统。
作者:斯考特·克拉克(R. Scott Clark)
本文由Deepseek翻译,略有修订。
作者:司考特·克拉克
司考特·克拉克博士(Dr. R. Scott Clark),加州西敏神学院(Westminster Seminary California)教会历史与历史神学教授;曾任教于惠顿学院、改革宗神学院杰克逊校区、协和大学等多所院校;著有《恢复改革宗信条》,《卡斯帕·奥勒维与圣约的实质》等书;其个人博客为Heidelblog。